2021中國漁業綠色養殖產業發展論壇
九月的廣州,椰樹婆娑,鮮花似錦,依然熱情似火。2021年9月16日至18日,第七屆廣州國際漁博會也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開幕,地址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廣交會展館)A區5.1館。作為此次漁博會的重要議題之一,首日同期舉辦2021中國漁業綠色養殖產業發展論壇。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工業化水產養殖與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水產養殖網、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廣州國際漁博會組委會共同主辦;誠一集團冠名;廣東省漁業協會、 廣東省休閑漁業與垂釣協會、武漢市中易天地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漁業協會金鯧魚分會協辦;廣州環球搏毅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同時也得到廣東誠順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出席活動的嘉賓有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評價與示范處處長陳學洲、中國漁業協會金鯧魚分會秘書長彭樹峰、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秘書長楊誼興、廣州市誠一智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鵬與范志明、武漢市中易天地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唐賓國、廣東誠順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武欽、聯鯤集團總裁楊勇、中國水產養殖網主編蔡俊、哈希(上海)公司垂直市場主管宋博、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農業解決方案工程師朱林剛、碧沃豐生物科技(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教授工程師范德朋、天津藻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區域負責人逯登玉。
首先,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秘書長楊誼興進行致辭,他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及相關單位等支持表示感謝,同時感謝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領導、專家、學者和水產從業者。他表示,嫦娥本月,蛟龍入海,中國的科技上天入海,新科技也帶來了漁業的新成果,釋放出會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這也激勵更多水產業人才勇闖漁業“無人區”,為漁業大國和漁業科技提供支撐。
他希望我國的水產業朝著標準化、智能化、產業化、信息化、綠色化發展,也祝水產的從業者做得更大。
接下來,廣州市誠一智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志明進行致辭。他首先對參會對領導、嘉賓表示感謝,同時介紹了誠一的發展情況,目前誠一集團共有五個板塊,分別是飼料、養殖、數字漁業、種苗和食品。他從發展歷程、產值等方面介紹了企業。在此,他也誠邀各位來客前去參觀、指導。
陳學洲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評價與示范處 處長
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的通知》,部署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示范推廣行動” “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這五項行動。這些政策的出臺,是基于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在這樣的背景下,由農業部主導,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落實的漁業“三新”科技成果遴選活動開啟。
陳學洲處長對“三新”科技成果遴選的辦法進行了解讀?!澳甓瓤萍汲晒笔侵稿噙x年度前3年內新發布的且已實際應用的漁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等科技成果。具體是指:
新技術:養殖、增殖、捕撈、加工、休閑等漁業生產及相關領域新研發應用的各類單項技術或集成技術;
新產品:水產新品種、水產養殖投入品、水產加工產品及其他漁業專用產品;
新裝備:漁業船舶、漁具和捕撈設備、水產養殖裝備、水產加工和冷鏈設備、漁用信息化設備及其他漁業專用裝備;
如入選,將被推薦參加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遴選,還被保送中國科協進行宣傳推介。相信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科技成果的推廣活動,定會激發漁業從業者的創新積極性,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許鵬 廣州市誠一智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成立于2002年的誠一集團,已經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更大的鮮鯇生產基地,同時拓展了服務于產業鏈的漁業設備、水產種業和智慧漁業業務。
誠一智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鵬從池塘生態養殖實踐和數字漁業探索兩方面做了分享。他認為,綠色生態的規?;B殖是產業升級的方向。生態養殖是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通過采用投放無疫病苗種、投喂全價飼料及人為控制養殖環境等措施,使養殖生物保持最適生長狀態,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下共同生長,是一種保持生態平衡、減少病害發生、提升產品質量、提高養殖效益的養殖方式。要抓好場址、水質、苗種、養殖方式、飼料投喂、病害防治這些因素。
掙錢越難、招人難、食品安全問題難以得到社會認可,針對傳統養殖方式的痛點,誠一進行了數字漁業探索,實施“4化養殖管理”。即
機械化:散裝料投飼機實現全程機械化投喂,解決勞動力更大瓶頸問題。
自動化:在線稱重實現自動化精準控料,無線遠程控制實現全場增氧機集中管理。
標準化:養殖生產流程標準化(投苗、病害防治、水質調節、飼料投喂、銷售等)。
信息化:以ERP、物聯網為基礎對養殖生產流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并為質量追溯和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其生產使用的全自動散裝料投飼機,大料倉+散裝料運輸配送,能夠替代工人搬運;在線稱重+智能程序控制,能夠自動化精準投料。
值得一提的還有生產管理溯源系統,將魚苗入塘到消費者餐桌的全過程進行記錄。包括:親本-魚苗批次登記—入塘—養殖過程(喂料、用藥、抽檢)—轉塘—出塘—深加工(過程中環境溫濕度記錄等)—物流—銷售終端等。
堅持綠色生態養殖,實現從粗放漁業向精細化漁業轉變、數量漁業向質量漁業轉變、常規漁業向科技漁業轉變、生產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
唐賓國 武漢市中易天地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養殖難的根源在于還處于經驗養殖階段,有限的經驗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氣候環境,數據化養殖是突破傳統經驗養殖的最有效路徑。何為數據化養殖,唐賓國認為,就是通過將養殖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海量數據通過云計算找到養殖內在的規律,以指導我們對養殖產生正確的認知,進而采取正確的行為以實現養殖的持續成功。
為此,中易天地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數據化養殖的支撐體系,包括水產物聯網、便攜式智能水質檢測儀、智能微藻反應器、無人投料船 、視頻監控夜間攝食;自動分析診斷系統;數據專家服務團隊……
唐賓國介紹,數據化養殖的應用已取得初步成果,如在黃顙魚養殖基地,實現黃顙魚連續4年基本無發病、60%的池塘全年無發病、4000-8000斤/畝的產量。
宋博 哈希(上海)公司垂直市場主管
哈希(上海)公司垂直市場主管宋博介紹了哈希環境分析技術在綠色養殖產業的應用。
哈希水質分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是哈希(HACH)中國總部。哈希(HACH)成立于1947年,是可信賴的水質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
溶解氧、亞硝酸鹽、PH、氨氮、硫化氫、溫度、透明度、色度……哈希水質分析儀器都可以進行檢測,儀器的應用能夠為水資源工程的建設進行指導,制定控制水污染的正確決策。
除了運用于大型的工業級項目,哈希水質分析儀器也適用于民用。此次哈希帶來了便攜式的設備,僅溶解氧的測定就有兩種方法——覆蓋電極法和熒光法。其中,熒光法由于無需極化、無需校正、無需換膜、無電解液,具有操作簡單、低維護量、傳感器耐用、干擾低的優點。此外,還帶來了HL系列的HL7多參數水質分析儀、HL4緊湊型多參數探測器、HL手持終端這些產品。
劉鷹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大連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近14億人的中國,是怎樣被養活的,是通過進口食品還是自己生產,這是國外人對中國的好奇之處。眾多食品來源中,水產養殖功不可沒。劉鷹認為,水產養殖是飼料效率更高的動物蛋白事物生產方式,能夠為糧食安全和經濟增長做出持久貢獻。
國內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產業始于1980年代,從2012年至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國內的養殖設備產業的現狀是循環水設施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但設備智能化、穩定性尚須提升;集成創新的新設備設施和國外同類型產品的性能接近,但價格豈僅為其1/3-1/10。
對于未來,劉鷹認為,系列環保政策,將“倒逼”循環水養殖產業發展,其次,機械化正成為水產養殖但自發性需求;以工業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為代表但智慧漁業‘:無人”養殖工廠將很快在生產中得到應用。
目前,在工程設計、設施設備、生產管理、自動化控制、水處理工藝、疾病防控等方面,我國與國外還有明顯等差距。
劉鷹介紹了陸基工業化循環水系統等核心內容,如專有新品種創新與周年繁育、大規模苗種等健康培育、工業化循環水精準生產、綠色免疫制品與生態營養飼料等。
最后,他提出了未來等工作重點。
范德朋 碧沃豐生物科技(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教授工程師
隨著水產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行業面臨的環保問題——養殖水源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養殖尾水治理成為必須邁過的一道檻,政府先后出臺環保政策、法規,顯示了對環保的堅決態度。
為應對這個問題,碧沃豐生物科技(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了“菌+酶技術”“微膠囊封裝技術”兩項技術,推出了“高效微生物”“納米載體填料”“生物孵化凈化設備”三大類核心產品。通過核心設備和技術方案,對尾水進行處理。其技術和方案在佛山、武漢、海南陵水、溫州等地進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池兩壩”處理工藝
項目設計根據現場養殖池塘的分布,利用原有的池塘設計“三池兩壩”處理工藝,由沉淀區、減排消毒區、生態濾壩、曝氣生物濾池、綜合生態凈化塘、水稻田濕地等構成的尾水凈化系統,系統中配置了慮食性水生動物、水生植物、菌藻培育系統等,構建新型尾水高效生態凈化系統。